首页 > 氢能 > 经验 > 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国水资源总量亿立方千米年

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国水资源总量亿立方千米年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6-30 01:00:10 编辑:清河新能源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水资源总量亿立方千米年

2.8万亿立方米,

中国水资源总量亿立方千米年

2,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几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年平均总径流量约为27,115亿m3,排在世界第6位,继巴西69500亿m3、俄罗斯65400亿m3、美国30560亿m3、加拿大29114亿m3和印尼28133亿m3后。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几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根据199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人均水资源

2200÷25%=8800(立方米)答:世界人均水资源是8800立方米.
解:设有x座城市严重缺水,则暂不缺水的城市有4x-40座,一般缺水的城市有2x座,则2x+x+(4x-40)=660解答x=100答:有100座城市严重缺水.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根据199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人均水资源

4,中国水资源的状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m3,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5.6%,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每亩耕地平均占有水量仅为1760 m3,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2左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100 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有限的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极不均匀,大部分地区全年60-80%的降雨集中于夏秋4个月份,其他时期则经常性的水量不足;从空间上来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这方面的资料挺多的,我建议你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中国水资源公报,那里有每一年的详细说明!

5,全国水资源现况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水利部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亿至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6,2006我国水资源储藏量是多少

中国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由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重复计算量而得。我国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4位。人均2170立方米,但仍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1999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96亿立方米,比常年多2.7%。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7%,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29.7万立方米。 九大流域片1999年水资源总量见与常年比较,松辽河片减少28.6%,海河片减少54.3%,黄河片减少15.8%,淮河片减少38.9%,长江片增加17.2%(太湖流域增加120.9%),珠江片减少6.5%,东南诸河片增加16.8%,西南诸河片增加1.3%,内陆河片增加20.0%。 参考 中国水资源网 http://www.china-water.org/中国水资源公报 http://www.cws.net.cn/gb99/
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37636亿元 按每年统计的惯例税收占gdp的18% 2006年209088亿人民币.汇率按7.8计算.2.6806万亿美圆. 这是个保守的数字.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的税收至少少交1/4. 中国的汇率近两个月达到7.7很有可能的. 37636亿元/0.75/0.18/7.7 = 3.62058万亿美圆. 中国的实际gdp是3.62万亿美圆,已经超过德国. 2007年汇率是7.4,gdp有望达到4.7亿美圆,超过日本.
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 我国煤的储藏量达6000亿吨,居世我国煤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藏量约462吨,远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的储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m3,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达到 28 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但人均淡水资源量仅 2300 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 1/4,世界排名第 121 位,被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 13 个国家之一。

7,中国水资源状况谁知道据体1点

淡水资源总量: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 在中国的600多座城市中,现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就有100多个。而且,缺水地区已由华北、西北扩展到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历史上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人们寄以厚望的南水北调工程也不可能解决北方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而且其水价也难以承受——仅据目前估计,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成本就高达每吨10元以上。此外,沿途的污染也是面临的一个难题。
水资源 水资源概况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演变成世界倍受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 我国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科学体系。公元前250年左右,秦代李冰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解决成都平原水旱灾害的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明显的一例。长期以来,水利界人士一直认为水利就是兴水利、除水害。在西方国家文字中,暂时还找不到与我国"水利"一词完全相对应的较贴切的译文。因此,我国水利与水资源两词并行,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随着时间的发展,西方的"水资源"也越来越具有"水利"的意义。 本世纪70年代以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水资源出现了短缺,所谓短缺是指相对水资源需求而言,水资源供给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导致生产开工不足,饮用发生危机,造成了巨大社会经济损失,逐渐显现出水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水资源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优先发展它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的趋势; (2)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污水,它们一方面污染了水源,导致水资源功能下降,使本来就具有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给经济环境带来极大不利影响,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恶化的世界性难题,污水处理回用已迫在眉睫; (3)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它们对环境所造成的冲击,尽可能将其对环境所形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样水利工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也只有这样,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才能做出正确决策。因此,从现实角度来看,水资源不仅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环境属性,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经济属性。世界银行负责环境持续发展的副总裁伊斯梅尔·塞诺丁说:对世界上正耗尽的水资源的管理需要有一个全球性政策,水应该被看做是一种经济资源。 综上所述,水资源包含水量与水质两个方面,是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细加分析此定义,我们会发现它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1)将经济、技术因素隐含在水资源中,强调了水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因而水资源量具有相对的动态性。一些暂时无法利用的水,如南极的冰山,尽管暂时对国民经济没有影响,但当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开发利用时,它就是水资源,水资源量含有一定的经济技术水量。 (2)将失去使用价值的污水划归到水资源行列中。在以往的水资源概念中,污水没有相应的地位,很少论及。世界各国每年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水,它们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国每年因水资源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约400亿元。污水也是待开发利用的资源,目前正在兴起的污水资源化技术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护水环境带来了佳音,如果在理论上不给它相应的地位,这是很不符合现实要求的; (3)明确强调水资源是环境资源,因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限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研究水资源时,立足于水量、水质兼顾,避免两者的分离出现偏差的同时,必须考虑水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否则,在理论上是不完善的,在实践上是要付出代价的。 总之,水危机已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水资源危机发展将更加迅速,前景令人担忧!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已是摆在全人类面前刻不容缓的课题。 水资源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种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且必须具备可以更新补充、可供永续利用的特点。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如果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中国年降水总量为61 88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为127 11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8 288亿立方米,全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 124亿立方米。1998年中国总用水量5435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64.3%,林牧渔用水占5.0%,农村生活用水占5.3%。各流域片用水情况是:松辽河片用水量624亿立方米,农业占72.4%;海河片用水量424亿立方米,农业占72.5%;黄河片用水量395亿立方米,农业占77.9%;淮河片用水量567亿立方米,农业占72.2%;长江片用水量1663亿立方米,农业占58.5%;珠江片用水量837亿立方米,农业占65.0%;东南诸河片用水量308亿立方米,农业占65.3%;西南诸河片用水量82亿立方米,农业占78.9%;内陆河片用水量536亿立方米,农业占94.6%。 1998年,各流域片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地表水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是:海河片和黄河片的利用程度最高,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61.8%和73.7%,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70.2%和44.5%;其次是内陆河片、淮河片和松辽河片,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34.2%、34.9%和16.6%,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26.9%、24.7%和15.4%;珠江片、长江片、东南诸河片和西南诸河片的利用程度低,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14.0%、12.1%、9.9%和1.3%,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6.6%、6.3%、5.6%和0.9%。松辽河片中的辽河流域利用程度较高,地表水控制利用率为39.8%,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为33.5%。
文章TAG:中国水资源资源公报中国水资源公报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